本标准编号GB/T 44182-2024,标准名称为《支持北斗的移动终端性能技术要求及测量方法 电磁兼容性能》,由国标委发[2019]29号下达任务,由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485)承担任务。
根据我国《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卫星导航功能将成为车载导航和智能手机终端的标准配置,北斗作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导航定位技术,将得到规模化发展。随着北斗导航定位功能的普及,如何规定北斗无线终端的电磁兼容性能不会对终端的其他性能及其他设备造成电磁干扰,而且在现有的电磁环境下,不会被其他设备干扰造成性能降低是一个迫切的问题。 现需要制定一部通用标准,最大限度的规范北斗无线终端设备的性能,提高整个产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提高人民群众对北斗产品的满意度,促进产业良性发展。 本标准立项尚无国际现有的标准,本标准制定可以推进国内标准化进程。
标准规定了支持北斗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电磁兼容性(EMC)要求,包括试验条件、限值、性能判据、支持北斗的移动通信终端电磁兼容性(EMC)测量方法。标准适用于在固定位置使用的、便携和车载使用的支持北斗的移动终端电磁兼容检测工作。
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支持北斗的移动终端骚扰限值要求及测量方法、抗扰度试验等级及试验方法。
标准主要参考了GB/T 9254.1《信息技术设备、多媒体设备和接收机 电磁兼容 第一部分:发射要求》、ETSI EN 301 489-1 《电磁兼容性与无线频谱 无线设备和业务的电磁兼容性标准: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ETSI EN 301 489-19 《电磁兼容与无线频谱 无线设备和业务的电磁兼容性标准:第19部分,在1.5 GHz频带中工作,用以提供数据通信且仅接收移动地球站(ROMES)和在RNSS频带中工作以提供定位、导航和定时数据的GNSS接收机的特定条件》、GB/T 17625系列标准、GB/T 17626系列标准等进行编写。参考标准均为目前国际国内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
本标准发布后,将弥补支持北斗的移动终端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能指标的空白,明确了支持北斗的移动终端设备的电磁兼容测试要求,提升支持北斗的移动终端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能。更好地规范我国相关产品的技术与贸易,促进产业进步和发展。标准发布后,我们将借助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的组织和平台,积极宣贯,促进国内相关通信生产企业关注标准,贯彻标准,推动标准的实施落实。